-
孩子究竟该不该打?怎么打?
对现代父母来说,“打孩子”也许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从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动了手,事后又十分后悔、自责。 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
发布时间:2007-06-01 -
布置适当家务能使孩子更快乐
“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从小就干家务活儿的孩子长大以...
发布时间:2007-06-01 -
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
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具体方法有这样几条: 1. 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 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
发布时间:2007-06-01 -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着孩子
一些父母将居室布置得漂亮干净,可却忽略了小家庭的精神环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07-06-01 -
严厉爸爸和倔强儿子的故事
走进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来到李定平教授安静的办公室,他正在看一本厚厚的物理学书。学校的氛围,办公室的氛围以及李定平那一身的书卷气,让采访飘出淡淡的书香,外面世界的喧嚣一点一点消失了,只剩下了这个学者爸爸和他的儿子的世界…… 和倔强的儿子打“持久战” 一般来说,准爸爸对未出世的宝贝是没有特别的感性印象的,但是“倔强”的个性成...
发布时间:2007-06-01 -
宝贝学会穿衣三大战略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幼儿园里动听的歌声响起,这是星星在幼儿园生活的第一天。午睡结束该起床了,老师走进星星的房间,发现别的小朋友都穿得差不多了,星星却呆呆地坐在床上,连手也没有抬一下。 老师问:“星星,你看大家都穿好衣服了,你怎么不穿好花衣服啊?” 星星摇摇头:“我不会穿衣服,每天都是妈妈帮我穿,我要等妈妈...
发布时间:2007-06-01 -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
先说一则真实的故事: 1995年12月27日上午,某市郊中心学校一名一年级学生放学回家,路过新舍大桥时,不小心从四米高的桥上摔了下去,小腿骨摔断昏迷过去。约摸过了一个小时,上百名围观者多是议论无人去救。 路过此地的一位中学生李红华,见状推开人群,去桥下抱起已经苏醒在雪中向堤上爬的小孩,大声说:“小弟弟,你别哭,我来救你!”他使尽...
发布时间:2007-06-01 -
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
当孩子要东西的时候,您是立即满足还是让孩子克制自己等一会儿?是坚决不给还是跟孩子讲道理……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我们分别约请了2~3岁、4~5岁、6~7岁孩子的父母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刘儒德教授展开了讨论。 案例情境一 带着孩子去超市,孩子看到自己喜欢喝的饮料忍不住要买。您是怎么做的呢? 2~3岁孩子的父母 彤彤妈:每次都用转移...
发布时间:2007-05-31 -
换个角度看孩子的好表现
镜头一: 一天,小可妈妈的同事来家里谈事情,妈妈将小可安排进屋子里看动画片。刚坐定,小可就跑出来,向客人展示爸爸给他买的小坦克,接着又要为客人背诵刚学会的汉语拼音,还要客人陪他玩。在妈妈的制止下,他才悻悻地离开,可一转眼他又在客厅里疯跑起来…… 孩子独白:终于来了个不认识的人。 解 析: 孩子的日常生活大都较有规律,当他一成...
发布时间:2007-05-31 -
为人父母,不可宽恕的恶习
小主人真情告白: 我是1岁的小宝宝,我已经会站了,还会走两步呢!不过,最近我的心情还真不大好,因为妈妈爸爸总是吵架,连奶奶都被吵醒了!真的,从没有看见妈妈那么生气过……爸爸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有时候回来了身上还有股很难闻的味道,他还可能冲我叫:“哭什么哭,都是你啦!” 我真不明白,我有什么错?除了哭,我又不会说,如果我会说...
发布时间:2007-05-31 -
培养儿童好习惯关键在父母
有关专家指出,作为一旦变成习惯,就会成为一种省时省事的自然力。习惯的培养有一个关键期,如果错过,对习惯的改造要比塑造难得多,这个关键期就是幼儿期,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是关键。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让终生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身教胜于言传 家长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不能斥责...
发布时间:2007-05-31 -
请父母们蹲下来与孩子谈话
一位访澳归来的老教师,谈到赴澳见闻时说:澳大利亚的家长蹲着和孩子说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是在朋友家。一个周末,他们请了一对青年夫妇和孩子来吃晚饭,当这个两岁多的孩子吃饱了,要下地去玩时,这位家长蹲下来对小孩子说话。当时,他感到很惊讶,以为这是这位妈妈特有的教育方式而未再多问。又一个周末,当学校的...
发布时间:2007-05-31 -
亲子沟通,遇到“大堵车”
2003年11月,一周之内南京有三名中小学生自杀身亡。悲痛欲绝的父母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他为何要走这条路?我实在想不通。”其实,没什么想不通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不畅。而这种亲子沟通的障碍,也许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出现了
发布时间:2007-05-31 -
父母心得:商量而不是迁就
儿子迷恋于收集水浒英雄卡,于是就不停地吃干脆面,一日三餐的表现大不如前。用大人惯用的警告、批评等方式来纠正孩子当然可以,但我决定同他商量,寻找出更好的办法。 中午的餐桌上,儿子没尝几口饭菜,就不想吃了,只是很耐心地“陪吃”。(有时他还会找出借口来,不想吃啦,肚子痛啦)我同他商量: “你真的不想吃了吗?” 他“嗯”了一声,点头...
发布时间:2007-05-31 -
预防青少年犯罪父母应该怎么做
从事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临床心理学家祖德纳认为,要防止孩子形成不良行为、预防犯罪,父母必须与孩子建立密切关系,从而为价值观念的传授打下基础。 他指出,当一些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以后,他们也会乐于去帮助其他孩子。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孩子们相互尊重、彼此关心,这是学习如何对行为负责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成年人时刻不能放松对孩子的管束...
发布时间:2007-05-31 -
让孩子一生受益的七项学习好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提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
发布时间:2007-05-30 -
让孩子做家务,家长得讲方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都能认识到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性,但如何让孩子在做家务中学会思考、得到成长,很多家长还要讲究方法。 家庭婚姻指导师高茹认为,让孩子做家务,其实是培养孩子们对家庭认同心理的过程。孩子学做家务,从中也可以得到一种挫折教育。例如,洗碗时不小心把碗打破了。下回他就会注意吸取教训。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实际上剥...
发布时间:2007-05-30 -
家长关心不够易使儿童形成偷窃习惯
读小学4年级的小朋友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偷同学东西,老师屡次打电话投诉,家长多次打骂,但儿子不久就故态复萌,焦急的妈妈只好找心理咨询师求助。记者了解到,根据广州一家心理咨询机构2001年~2007年的个案统计数字表明,3岁~13岁儿童中,有近20%的人都出现过偷窃行为。专家提醒,儿童之所以偷窃,有时候是因为家长给的爱和关注不够,导致孩子想...
发布时间:2007-05-29 -
“顶嘴”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孩子逐渐长大,有一天,小家伙突然不听从你的号令,居然鼓着嘴巴和你顶嘴了。相信这是几乎所有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所必经的过程。其实,这是孩子比较正常的成长表现,起码他是在证明给你看,他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 一般来说,顶嘴现象的发生有如下几种情况:
发布时间:2007-05-29 -
让儿童学会玩耍
对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而言,大多数的童年都会有很多关于游戏的记忆。那个时候,孩童时期是幸福的,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海阔天空,基本不受任何束缚。但是,今天的孩子好像没有了那种幸福,他们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学钢琴、绘画、舞蹈等。目前五岁左右的孩子甚至没了星期天,自由地玩游戏更成为了一种设想。专家介绍,目前孩子的压力太...
发布时间:2007-05-29